第十一期讀書會【深度閱讀西蒙·波娃《第二性》】第六週課程報導

 課程報導/CHAN    2021 626

   今天是《第二性》讀書會最後一次的討論,筱渝老師首先延續上週的課程內容,補充了美國政治理論學者艾莉絲‧楊(Iris Young)《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中的第七章〈房子與家:女性主義主題變奏曲〉;接著談本週的主題:〈從熟齡到老年〉,以及波娃《第二性》的結論。

女性主義的世代接力:《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與《第二性》

【房子與家:女性主義主題變奏曲】

  艾莉絲‧楊在〈房子與家〉這篇文章中,針對波娃關於婦女內囿性的說法做了一些修正。波娃是從存在主義「超越性」與「內囿性」的框架來審視兩性。她眼中的婦女正陷於內囿性之中,一方面無法為自己的未來提出計畫;另一方面則永遠在維繫生命的家務勞動裡失去主體性。因此,波娃對持家的家務勞動抱持著否定的態度,視之為無意義、無價值的行為。不斷重複的洗碗、打掃灰塵,僅僅只能消極地消除髒亂與無秩序,而不能有所創造與超越。

  但是艾莉絲‧楊不這麼認為。她強調人們必須重新思考家的意義與作用。家既是個人身體習慣的延伸;同時也是承載個人意義、發展個人認同的定錨之處。正是不斷重複的持家活動,讓家中的物保持完整、清潔,而這樣的過程,塑造了我們每個人個殊的身分。每一個行動者的歷史性就是在這種不斷重複的工作當中塑造出來。因此,艾莉絲‧楊認為家務既非超越性的活動,也非內囿性的限制,而具有塑造出個人世界觀、歷史性的意義。筱渝老師指出,艾莉絲‧楊修正了波娃對家務勞動的看法,也認為我們不應該視家為鄉愁式的「避風港」,更不應該否定其價值,而應該更民主化,多元地看待、思索其意義。


James McNeill Whistle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從熟齡到老年】

  接著,筱渝老師進入到本週的第一個主題:熟齡到老年。在前幾次的讀書會中,已經依序看過波娃對女人的童年、少女階段等等描述,本週則進入熟齡到老年的階段。波娃認為,女人每一個階段的生命歷程,依賴生理學的命運要比男人深得多。這些轉折分別顯露出不同的危機與危險,而在熟齡到老年階段,要面臨的即是生產對生命的威脅,與停經後心理焦慮的問題。

  特別是停經之後,身體上的老化,使許多女人開始發展出控制的慾望,丈夫、兒子、女兒、女婿,變成是她情感上的延伸,失去他們也意味著自己情感的失落。與此同時,女人也感到自己不再具有性魅力,因而開始耽溺往昔,重溫過去以抗拒老朽;或寄情宗教,產生自己從宗教信仰中重生的錯覺。波娃認為,這樣的老年女人全然是消極的存在,正是因為社會帶給她的處境,讓她庸庸碌碌、依附他人,無法獨立。通過這一章節,波娃要指出的是,女人必須從這些內囿性當中解放出來,成為一名獨立的女人。

【獨立的女人】

  筱渝老師特別整理出了波娃對於看重「女性特質」(性魅力、內囿性)社會的不滿。波娃認為,在一個強調女性特質的社會裡,往往讓女人為了保有自己的價值,而以社會認可的女性的方式去經歷她的生命處境:承擔家務勞動、以是否具有性的價值評斷自身、接受男人為主、女人為次的想法等等。波娃指出,女性特質經常是透過習俗與時尚制定,特質的內涵固然能夠改變,卻從不讓女人介入。社會帶給女人的教育也往往強調愛情與家庭、依從的生活,使她們從來不能獨立。

  筱渝老師指出,波娃雖然說「女人是變成的」,讓許多研究者認為她是社會建構論者,但她並不認為女人完全由社會所建構,女人也具有選擇能力,只要她願意做出選擇,她便能夠擺脫內囿性,實現超越性。而最關鍵的選擇,便是經濟的獨立,唯有如此,女人才能離開男人,朝著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完整的人邁進。



【結論:超越內囿性】

  在讀書會的尾聲,筱渝老師提及了幾點兩性解放之路:一是發展與同儕、家人、兄弟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將自己囿限於丈夫與妻子之間的關係;二是男女雙方彼此將對方當作主體,而非主從,讓兩性之間有更好的情感連結;三是實踐伴侶真正的意義,廢除奴役女性的虛偽制度(女性特質、內囿性)。

  但筱渝老師也認為,波娃有菁英主義的傾向。她所認同的超越性價值,包括主體的思考、改造、揭示、辯護、認識自己等等,經常是只有處在領導或上層地位的人才做得到。這也成為後來許多女性主義者進一步反省與批判之處。

【問題討論與補充】

  由於課程中筱渝老師曾提及自己不喜歡在文字對話中被他人以女字旁的「妳」稱呼,有學員認為自己反而不討厭這樣的稱法,因此詢問筱渝老師原因。

  老師回應道,因為「妳」是具有性別意義的用字,若僅是與不熟的人在公務上往來,則不希望自己被設定、標籤化為某一性別。當然,老師也認為,能有不同的看法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能幫助我們換位思考,看見一些新的想法和觀點。

  老師隨後補充了自己對艾莉絲‧楊《像女孩那樣丟球》的評價。老師認為這是一本相對溫和卻又具有深刻批判性的書。比如說,有些女性主義者會持強烈的「毀婚棄家」觀點,否定家庭與婚姻。但是艾莉絲‧楊認為這種看法是自欺欺人,也否定了人性所需要的情感支持。只因為家庭造成不平等就要求廢除,更可能造成真正的逃避心態,而無法更切實地看到問題的癥結點。

  最後,筱渝老師為這六堂課做了一個精要的總結。《第二性》在今日的社會學者或政治學者看來,可能更像一本小說,當中沒有量化的統計,也沒有訪談等質化的分析和說明,很難讓人信服。但是放回二戰後的1950年代,這本書卻具有開創與警醒的意義,它是女性主義經典的基礎,尤其是對女性特質的批判,更是不能被忽略的主題。它也告訴我們,社會帶給女人的枷鎖與限制比男性多得更多,而它是如何造成的,又能夠如何超越?它讓後來的研究者能夠站在這些問題上,為我們提出更多引領社會進步的思考。它的關鍵詞:女性特質內囿性超越性,也將持續跟隨著我們,走進下一個時代、下一個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