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讀書會【深度閱讀西蒙·波娃《第二性》】第一週課程報導 (1)

 課程報導/YHH    2021年5月15日




  在第一週裡,筱渝老師在進入《第二性》的文本之前,先說明了今天講解的內容,將討論前言以及第一章「生物學的論據」。

  緊接著筱渝老師簡介了成書背景,也就是在此之前的法國婦女處境。此書於1949年出版,在此之前,法國剛剛歷經了艱苦的抗德運動;也是在大戰期間,1944年,法國女性才取得政治上的投票權,相較於北歐芬蘭於1903年,美國是1920年,連對岸的英國女性也在1928年就有投票權,法國女性的政治地位來的顯然有點晚。到了1967年避孕才成為合法行為,這當然有天主教的內部因素在其中。而到了1975年,墮胎才合法化,也是因為此法案在衛生部長Simone Veil任內通過,因此此法案又稱為「維爾法案」(La loi Veil)。

回顧法國女權抗爭歷史的海報,與支持墮胎合法化的衛生部長Simone Veil

由 FRANCE24 製作講述法國女權發展的小短片

  回到這本書來。此書本為禁書,用「第二性」作為書名,也不是要把女性特殊化,而是表示第二性是獨立,而非附屬的性別,不直接以女人稱之,是怕讀者掉入刻板印象。此外,別忘記,波娃本身就是受了正統的哲學訓練,這本書就帶有存在主義的哲學觀點,但要注意的是,波娃是與沙特一同成長,而非依賴於沙特;更好說,沙特的名氣雖大過波娃,但其觀點乃是兩人一起激盪出來的,只是在男性的公共領域中,沙特更受矚目。

沙特與西蒙波娃是法國哲學與文化界最知名的情侶

  也因為此書是存在主義的哲學書籍,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此書有濃厚的存在主義特徵:「存在(existence)先於本質(essence)」,亦即個體是先實存(existence)於世,而所謂的本質則有別於古典哲學中,對人的本質的永恆性定義,強調個人於此世的努力與行動,至離世之時,方得個人之本質。第三,此書也帶有身體現象學(corps vécu)的觀點,此觀點來自於一同創辦《現代雜誌》的梅洛龐蒂記錄者補充:但事實上,梅洛龐蒂的觀點也是從柏格森來的,另外,此書也重視處境(situation)的問題(記錄者補充:「處境」問題來自於沙特的《存有與虛無》)。第四,此書反對生理決定,否認女性的特質,也否認男性天生的特質。故而女人的天職並非他有子宮。相對來說,此書受了馬克思主義影響,因而持著社會建構的觀點,所以要避免人在社會中因為資本主義問題而遭到異化。第五,人格主義(personnalisme):這是排除把人看作實用性下的功能,而是尊嚴,也就是說,女性絕非因為他有子宮,所以就只具繁衍種族的社會功能,而是要恢復她在政治與經濟上應有的權利。

墮胎權雖然已在法國合法化,但執行率不佳,每年的世界安全墮胎日(法文為世界墮胎權利日,Journée Internationale pour le Droit à l'Avortement)還是爭議不斷。圖片來源:L'EXPRESS

  補充:波娃持唯物論立場,亦即性別不平等乃是政治與社會中,各種意識形態與歷史建構的結果。其次,解剖學上雖然可以看出男女生理差異,可是並不能當作用來合理化男女階序格局和不平等。用生物學、精神分析以及歷史唯物觀點都是男性偏頗的看法。第三,人類的存在是介於超越性與內在性的曖昧存在,男人有特權通過「籌劃」(projeter,記錄者補充,此字來自海德格在《存有與時間》中的專業用語)去實現超越性,而女性被限制在較無創造性、重複的內在性中。第四,波娃不滿的是,男性總是把女性放入神話的角色,「永恆的女性」的神話,放入了母親、處女與自然等等,把女性納入一個不可能的理想性中,否認了每個人的個體性和特殊性以及他們各自的處境,將對女性的期待普遍化,所以真實的女性永遠被視為負擔和未完成的狀態。第五,波娃想取回女性命運的自主權,是作為「人」,而非作為「女人」或者「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