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讀書會【深度閱讀反烏托邦三部曲】第四週課程報導(4)

 課程報導/CS    2021年3月27日

在第十四、十五章中,琳達因服用索麻過量致死後,野人約翰對死亡的反應從而對索麻的反應,也顯示出新世界與舊世界的不同價值。約翰面對琳達之死的「無法抑制地啜泣」,與護士長的「不知所措」,進而認為約翰表現的是多麼的可恥(220),從而表現出文明與與自然的衝突。當約翰想進一步阻止發放索麻時說道:「琳達曾是一個奴隸,而琳達已經死了;其他人應該自由地生活,把世界變得美麗。一種補救,一份責任。……『我來帶給你們自由。』(I come to bring you freedom)」則顯示出快樂與自由的衝突。

藉由這些對比,在第十六、十七章中約翰與蒙德的對話,赫胥黎展現出新世界中徹底奉行的一種「丟棄好過縫補」的資本主義邏輯,不需要對舊世界有任何留戀。蒙德分析悲劇得以成立的元素在於一個不安定的社會,因而新世界之中沒有這種元素。對「感覺電影」的理解,約翰引用《馬克白》中「由白痴說的故事」(包括第七章「滿手鮮血」),毫無意義可言。但《馬克白》在探問的是人的行為是自由決定,還是被命定(瘋人所說的寓言),而在第八章中所引用的「明天,明天,又明天」一句,顯示新世界對未來沒有想像也沒有恐懼。因此,兩者的互文顯示出新世界的居民,喪失自己選擇的機會,正呼應了《馬克白》所道出的生命的虛無。

在新世界與舊世界對宗教問題的對比之下,更能顯示赫胥黎不落入二擇一的立場。神雖永恆不變,但人卻會變。在舊世界中,宗教只有在人恐懼不安時才會出現,但在文明的新世界中人並不需要神,因而無論在莎士比亞與新世界,神都是缺席的。在最後約翰對文明的拒絕,顯示了舊世界的美德與新世界的文明不可協調的二元對立。十七章中約翰崩潰的與蒙德的對話:「我不要舒服。我要神,我要詩,我要真正的危險,我要自由,我要至善,我要罪愆。事實上,你在要求不快樂的權利。」「還有變老、變醜和性無能的權利,罹患梅毒和癌症的權利,三餐不繼的權利,……時時為著不可知的明日而憂慮的權利……」「我要求這一切。」與《我們》追求「革命」的梅菲相比,約翰的反抗格外無力。這更顯示出赫胥黎對烏托邦的態度不是要回到舊世界中的價值。

在第十八章,約翰選擇到山巔隱居,在工作與歌唱娛樂時,赫胥黎形容他無意間開始快樂起來,並且無意間想起蕾寧娜誘人的身體。然而文明世界中不存在無人打擾的淨土,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消費。在拍攝野人的感覺電影記者影響下,大批遊客前來觀看野人,最後野人的表演與新世界的制約混為一體,變成了集體互相鞭打的狂歡。彷彿文明世界的瘋狂與野人世界的瘋狂已在此合而為一,雙方都是無法擺脫的墮落,只剩野人的自盡是可以操之在己的最後選擇。

最終,莎士比亞無法成為能讓約翰抵抗新世界瘋狂的烏托邦。新世界與舊世界之間終究存在著不可協調的鴻溝,資本主義式的及時行樂與清教徒式的犧牲與奉獻之間似乎不存在著可化解衝突的可能。這讓我們再次反思宗教中自虐、苦難、痛苦是否有其必要?這終究是否可以與新世界對抗?

最後結語時,宜穎老師帶我們這麼反思。明顯的,《美麗新世界》一書是赫胥黎對美國科技工業結合的警告。在〈美國文化概覽:機器時代的反思〉一文中,他這麼警告:「美國的未來就是世界的未來物質的發展讓所有國家都朝著美國的道路前進。現在的生活環境越來越美國化,人們感受到不得不美國化的心理壓力。無論是內在或是外在,人們沒有抵抗。是好是壞未可知,但總顯示出世界必然美國化。美國並不特別,她只不過在前方沿著這條每個國家和大陸都會走的路前進。……推測美國的未來,就是推測我們每個文明人的未來。」

In this Jan. 6, 2021 file photo rioting supporters of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climb the west wall of the the U.S. Capitol in Washington. (AP Photo/Jose Luis Magana, File)

而樣的發展終將形成「新世界」的種種價值:縱慾、浪費(丟棄好過縫補)、即時行樂……。而一系列的教育終將形成制約的手段,被教育過度的孩子,將會成為閱讀報紙、信從廣告、囫圇接受宣傳、煽動性領導之父,是將使民主成為鬧劇的人。這和我們的現況基本一致,因為現代教育癡迷於對社會有用的技術,並且灌輸成功是必要的想法。儘管我們可能如俗諺所說的,「將會教育出一堆專家,但不願意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然而,什麼是更高層次的生活?可能更是需要反思的問題。最後,文明是否能決定個人命運?亦或是每個人的命運應交由個人掌握?也是本書所發出不斷產生迴響的提問。


相關文章:

第十期讀書會【深度閱讀反烏托邦三部曲】第四週課程報導(1)

第十期讀書會【深度閱讀反烏托邦三部曲】第四週課程報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