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讀書會第18期 ▌深度閱讀 X 李歐塔《為什麼哲學思考?》X 劉又仁 第四週課程介紹


 

第四週|關於哲學的言說

進度:《為什麼哲學思考》第三講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bookworm18lyotard

——

  古往今來,詩人、藝術家、宗教家、科學家都努力透過各自的方式提出論述去談論人與世界的關係。李歐塔認為,他們對待慾望的方式並不同於哲學思考。哲學思考特殊之處,正是不斷細察到慾望總是與言說有著緊張的關係,而非單單從論述上抵銷慾望或滿足慾望。李歐塔進一步去問:哲學思考在慾望之中究竟想說什麼?

  在第三講中,李歐塔反對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認為這兩種哲學立場並沒能提供更多的哲學思考。二者皆狹隘的認定哲學的任務乃是宣揚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如果哲學思考是一種慾望的學習之旅,那是因為哲學的慾望處境不單單是處理私人的情感張力,她同時也是因為過往對世界清楚明晰的指引已經失去公信力,世界之中充斥衝突與混亂的言說而帶來受傷的無力感受,哲學思考處在語言的不足中,讓慾望尋求新的指引與表現來重獲新生。

——

又仁老師的話:

  念哲學的人常會被人誤以為是一種算命的行業。命理工作也常常將星象或占卜當作是一門哲學行業。但是哲學系的課程完全沒有命理的課程(宗教學系也沒有XD)。

  但李歐塔《為什麼哲學思考?》第三講一開始就提到,在西方「慾望」一詞(desire)源自於拉丁片語de sidere,意思是「源自群星」。他詮釋這個特殊的詞源,意味著,慾望來自於星星們再也無法提供明晰的指引。哲學思考便是誕生自人與他的星群關係斷了開來。

  哲學原來還真的跟命理有關。但不是變成命理的形式,而是變成在慾望之中聆聽與感受並沈默地保持耐心與等待。

  這個主題一路蟄伏在他的直覺裡。直至1983年出版的《異識》與1988年的《非人》都還反覆思量。

  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在回應這個世界的晦澀不明時,採取的是「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古老的信條。但李歐塔認為不對。人本主義是一種鬥爭的哲學,他不去聆聽與感受各種言說,而是維繫在「人的理想形象」,以此取代星空的晦暗以及排除各種不成熟的人類圖像。它們是解決哲學思考,而非慾望它。

  哲學思考源自於人不再仰望星空,各種言說矛盾、衝突且無法融函彼此的時刻。為了說明這點,李歐塔在第三講引用與詮釋相當多的文學、電影、語言學與哲學為例,包括索緒爾、普羅塔哥拉斯、卡繆、濟慈、柏拉圖、導演愛森斯坦、詩人克勞岱爾、史賓諾莎、笛卡兒、愛因斯坦、胡塞爾等等。用以說明他們各自用什麼方式,在語言之中回應慾望的缺口。

  這一講是李歐塔全書最具實驗性的章節。如果過於失去耐心,很容易在他不斷的引述與說明中錯失他真正要談的方向。這一章也是與拉岡相對照最好的部分,正是在這裡可以明顯看出哲學思考不是全然服從於符號層次的原則,亦即不是服從於他者的目光。哲學思考回應的是生命底層深處童年的時光。

  但與拉岡對照的工作已經在第一週課程進行過。童年的課題再一次浮上檯面,已是日後他與德希達的爭論之事。儘管理由與脈絡全然不同,但與拉岡相似,德希達將他人與他者作為語言活動重要的元素,語言之中總是有著不在場的他者拉扯我們的言說與文字。但李歐塔堅持,哲學思考不是去面對他者,這方面德希達依然太過接近人文主義。哲學思考的他者只有童年而已。故而我將在下一週課程介紹德希達與李歐塔之爭下的童年概念。

  李歐塔十分拒斥人文主義(或譯人本主義),但是最具人的關懷。



💡相關閱讀:

李歐塔《為什麼哲學思考?》第三章閱讀筆記


[文字提供:劉又仁/圖像設計:黃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