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讀書會第18期 ▌深度閱讀 X 李歐塔《為什麼哲學思考?》X 劉又仁 第三週課程介紹

 


第三週|哈伯瑪斯 VS. 李歐塔:共識與異識之爭

進度:《為什麼哲學思考》第二講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bookworm18lyotard

——

  《為什麼哲學思考?》第二講以「哲學的起源就在今天」作結。這意味著,哲學思考在不同時代有著屬於他們的現代問題。時過境遷,李歐塔1979年出版的《後現代狀態》展開對二十世紀進入科技時代後的診斷。他認為啟蒙運動的理想已經破產,歷史正走向後現代情境下多樣性與多元敘事的情況,我們將面對無法解決的衝突與功利主導一切的局面,無法再依賴一體適用的歷史觀點與理論說明指出全人類的未來出路。

  哈伯瑪斯在〈現代性:一項未完成的計畫〉(Die Moderne: ein unvollendetes Projekt)堅持啟蒙運動所開啟的現代計畫必須持續下去,並批判以法國哲學為首的後現代哲學是一種保守與退步的方案。以美學現代性為例,哈伯瑪斯拒絕阿多諾的美學路線,不再視藝術品為個人生命的拯救,跟隨班雅明的「靈光消逝論」,認為美學的未來將走入生活世界並承接起啟蒙大眾之路,以打破專業化、官僚化壁壘分明的情況。藝術將會為生活世界的感性交流開啟社會共識的可能。

  針對哈伯瑪斯的立場,李歐塔提出反擊,哈伯瑪斯才是退回到十八世紀康德哲學之前的懷舊份子。李歐塔同樣以美學為主軸,並重新界定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關係:後現代性不在現代性之後,相反,後現代性孕育出了現代性。即使今日不再是一個共識社會,而是異見繽紛的異識時代,公正仍然是當今世界的重要議題,也是後現代所慾望的理念。

——

又仁老師的話:

  這一週課程是接著上一週《為什麼哲學思考?》第二講而來的課程設計。在第二講中,哲學思考的慾望尋求的是重新連結已經無法交流與和諧的各種對立。在這一週課程中將會進一步談論,今天這種統一性的尋求,方法不能依賴後形上學時代的共識程序方針。它仰賴的是更為細緻的對西方文化過往的情感體察。

  從1967年直到1979年期間,哈伯瑪斯參與了德國學界各種大大小小的爭論。哈伯瑪斯在1980年代開始轉向了法國學界與英美學界的各種論述征戰,其中便有他與李歐塔的現代性與後現代之爭。他的兩大巨冊《溝通行動理論》所強調的溝通共識,與李歐塔《後現代狀態》與《異識》所強調的難以調解的差異,看起來確實是相互衝突的哲學立場,打起來看似是在所難免。

  不過,人們對這兩位哲學家的爭執:共識與異識之爭,其實都是發生在周圍的其他哲學家的討論之中,其中最有名的是Manfred Frank的《理解的界限:李歐塔與哈伯瑪斯之間的精神對話》(Die Grenzen der Verständigung. Ein Geistergespräch zwischen Lyotard und Habermas)。

  《理解的界限》首先批評整個法國哲學界完全跟不上德國哲學界的發展:德國這方基本上已經對68運動之後的法國哲學新星如數家珍,而法國哲學家對德國哲學的理解還停留在3H這種祖父級的哲學家(3H是指海德格、胡塞爾與黑格爾)。接著設想兩位大師在論辯之中各自如何展開論述,並判析哈伯瑪斯勝出。

  但是《理解的界限》分析並不全然道地。對李歐塔來說,比起共識與異識之爭誰勝誰負,更關鍵的是重新理解什麼是現代性,什麼是歷史的熱情,以及什麼是前衛派(avant-garde)。

  哈伯瑪斯在〈現代性:未完成的計畫〉基本上把自己視為是與美學前衛派(如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等)相當的現代性捍衛者。不過,李歐塔在許多文章針對哈伯瑪斯對現代性的捍衛做出相當嚴厲的批評,主因在於哈伯瑪斯過度將前衛派與現代性連接在一起。對他來說,現代的特徵與理想不在於打破分隔,而在於思想與感知在衝突之中不斷尋路與試驗以開啟新局面。現代性不是重新捍衛作為共識的社會事實,而是違逆現有的局面重新組織,以挽救被現實的洪潮沖刷走的經驗碎片。同時,對他來講,這才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根基。從班雅明《柏林童年》、《單行道》到阿多諾《美學理論》,基本上對現代性的體驗與理解,都是從回憶經驗的遺失與重拾中試驗性地走出社會的片面與偏狹。唯有在回憶的情感中,現代性才具有深度與批判的力道。

  由此可知,李歐塔並不與哈伯瑪斯相對立,而是抱怨著他偏離阿多諾與班雅明太遠。

  這種被現代性扼殺並成為歷史遺物的種種積累,唯有離開進步的目標方能去停下來公正地聆聽它背後被拋棄的情感與光景。這種對遺失歷史的重拾所需要的是耐心與可感受性的敞開,明晰無偏地去找出使其說話與表達的管道。

  李歐塔稱這種耐心與情感,就叫後現代。它的另一個名字,便是崇高。

  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實際上並不是針鋒相對的兩種立場。後現代正是現代性的情感泉源。在李歐塔看來,哈伯瑪斯已然對公正失去「熱情」。而我們的時代正欠缺的不是知識大一統的大敘事或一個解放的未來,而是即使歷史沒有客觀目的,我們也能如他口中「第一位後現代哲學家:康德」一樣,從情感與觸動中尋找軌約己身反思下所孕育出來無偏私的理念。後現代是對公正的「熱情」,是讓衝突中的情感能夠找出語言與表現的出口,同時也是對現代性的進步歷史的追憶、修通與拾遺。


💡相關閱讀:

李歐塔《為什麼哲學思考?》第二章閱讀筆記


[文字提供:劉又仁/圖像設計:黃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