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讀書會【深度閱讀反烏托邦三部曲】第三週課程報導(下)

 課程報導/智宇    2021年3月20日


  赫胥黎也常利用文字遊戲來達到諷刺的效果,像是在第五章將英國童謠Georgie Porgie:「喬治波奇,布丁和派。親吻女孩惹她們哭。男孩們都出來玩,喬治波奇跑開了。」改編為Orgy Porgy:「喔奇潑奇,福特和歡喜。吻吻女孩,她們便合一。男孩一體,女孩和氣,喔奇潑奇,給人安息。」Orgy的字義即是縱慾的狂歡。童謠的改編,意味著在舊世界裡少年對異性的青澀捉弄,轉而成了新世界中的縱慾雜交、所有人身體融為一體的奇異景象。


Brave New World (2020),在Peacock平台直播的電視劇,僅拍攝一季便停止製作。

  書中所運用的各種名詞,如愛神殿俱樂部(Aphroditeum Club),是以代表愛情、美麗與性愛的希臘女神「阿芙洛狄忒」的名字來命名;運用巴甫洛夫制約理論制約所有新世界成員的「新巴甫洛夫控制室」(Neo Pavlovian Conditioning Rooms),靈感則來自於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對於狗的制約實驗。

  角色的名字,更是赫胥黎文字遊戲中的經典。這些名字的雙關,除了剝除了對政治偶像或國家領導人的崇拜,左、右翼政治人物的並列、膚淺化,更突顯出這個人像神的「新世界」,早已經不需要「政治」。

  如列寧娜(Lenina Crowne)跟芬妮(Fanny Crowne)兩位角色的名字,前者取自列寧(Vladimir Lenin),而後者取自暗殺列寧的芬妮(Fanny Kaplan)。儘管在現實中列寧跟芬妮似乎是敵對的關係,但赫胥黎在書中反而讓她們變成了好朋友,當兩人意見不同時,列寧娜便對芬妮說:「我們講和吧,親愛的芬妮。」(在此處,有學員提出,Fanny一詞也是英文中對女性陰部的暱稱。如果如此詮釋,亦可呼應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多是男人釋放性慾的對象)

  此外,又如書中感官電影的攝影師達爾文‧波拿巴(Darwin‧ Bonaparte),取名來自達爾文(Charles Darwin) 與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書中的主角柏納‧馬克斯(Bernard Marx),是喬治‧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與主張共產革命的卡爾‧馬克思(Karl Marx)的綜合,而伯納一開始在故事裡表現得與眾不同、被孤立的孤寂感彷彿有革命的徵兆,但後來因為野人而變得出名後,隨即變得不可一世、甚至囂張跋扈,也頗有諷刺現實中馬克思的意味。

  書中也有嘲諷當代的元素,比如勸主角柏納吃索麻(soma),讓心情輕鬆一些的班尼托‧胡佛(Benito Hoove),是取自於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以及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胡佛是羅斯福前任的美國總統,在經濟大蕭條期間推行經濟干預,提高進口關稅,本意想提升本國商品購買率,但其他國家也跟進提高關稅,反而無助於國內經濟。

  在小說中的胡佛有一張「胖胖的紅臉」(chubby red face),跟前美國總統胡佛也有些相似。即便是當代的科學家,也在書中被調侃了一番,佛洛伊德便是最明顯的例子。赫胥黎利用了佛洛伊德的戀母情結、女兒的陰莖崇拜等觀點,否定家庭的意義,讓「新世界」的居民將父母視為下流、猥褻的詞彙,正是對佛洛伊德理論的一種諷刺。

  這樣一個鼓勵縱慾、雜交、追求享樂、歡愉的人造新世界圖像,事實上也其來有自。這正是赫胥黎對1920年代美國的感觸。他曾在一次前往洛杉磯的旅行中,看到洛杉磯這個城市中人們的生活樣貌:「洛杉磯是一個充滿無聊歡愉的城市。每個人都很快樂,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是一個充滿布爾喬亞式的活動、汽車、廣告、各式各樣的娛樂,從宗教到酒精,沒有任何智性或目標的城市。」這是資本主義發達的樣貌,卻也讓赫胥黎深感憂慮。他對更高層次生活的需求,讓他無法接受僅僅追求享樂的世界。

  《美麗新世界》充滿了非常多赫胥黎精彩又幽默的諷刺元素,但這對於使用中譯本閱讀的讀者而言,很難看到這些特別的意涵,但今天透過宜穎老師的帶領,讓大家能夠細細地品嘗赫胥黎的精細巧思。

--

參考書目:張惠娟,《烏托邦的流變文類研究與文本考察》(臺北:書林,2020)。

--

相關文章:

第十期讀書會【深度閱讀反烏托邦三部曲】第三週課程報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