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讀書會【深度閱讀反烏托邦三部曲】第一週課程報導(下)

 課程報導 / AB    202136


【《我們》的文學傳承與故事綱要】

薩米爾欽在《我們》之中,借用一部分經典文學作品去精心佈局各種象徵,還設計了各種顏色、數字、角色、對話、物件以及場景作為故事中的隱喻。宜穎老師的分析與介紹既切合文本、使讀者加深小說各處細節的生動性與藝術性,讓許多細節仔細思索之後相當有趣。

在《我們》中,可以發現薩米爾欽創作的背景與靈泉有摩爾(Thomas More)的小說《烏托邦》(Utopia1516)所開啟的諷刺傳統,借用了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創作的詩〈先知〉(prorok1826)所涉及的時代背景與意象,援引歌德(Goethe)的劇本《浮士德》(Faustus)中的惡魔梅菲斯特(Mephisto),以及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地下室手記》(Zapíski iz podpólʹya1864)中的主題:理性與非理性二者的辯證,以及非理性的權利如何進入對幸福生活的思索。

《我們》各種不同版本的封面 (圖片來源: https://steemit.com/literature/@rennoelle/zamyatin-s-we-a-utopian-dream-turned-totalitarian-nightmare)

《我們》是一部手記,由未來的一位火箭工程師D-503接受聯眾國的號召要人們為即將竣工的火箭「積分號」去歌頌創作,全書便由D-503將他所經歷的各種事件一篇篇記述而成的筆記(他認為這就是一種詩歌創作)。在D-503的紀錄中,人類一切問題都已被解決,所有人居住在透明的玻璃建物之中,每個人都沒有名字,只有單字與數字編號,並生存在理性清晰條理分明的聯眾國中,接受「無所不能者」的治理。但當他遇到女主角I-330,由於對I-330無法遏制的愛與渴望逐漸發現內心中無法理解與難以名狀的情緒與非理性衝動。當I-330帶領D-503認識聯眾國的玻璃邊界「綠牆」之外,還存在著反抗聯眾國的自由組織「梅菲」(Mephi),他先前對理性與幸福的看法發生動搖,而開始傾向自由、激情與無限革命的另一端。而這一切,其實早被「無所不能者」察覺…… 

The Glass Fortress (2016) 是一部改編《我們》的科幻短片,圖為男女主角 D-503 和 I-330 


【文學、革命與熵】

聯眾國的運作下,自由就是犯罪的動力源頭,擺脫犯罪唯一的方法就是助人擺脫自由。(《我們》筆記之七)積分號的任務,就是持續將這樣的「一種數學般精確無瑕的幸福」力量散播到其他外星世界中。在這個理性統治的世界中,一切都依據「時間表」嚴格地運作,《火車時刻表》被當成古代世界最偉大的詩歌。聯眾國已經解決了詩人雪萊所說的:「愛和饑餓統治著世界。」歷史劇烈地斷裂成已經完成革命之前的過去與聯眾國革命完成的現在。聯眾國希冀人們為歌頌這樣的偉大國度而嘗試以「語言的力量」去紀錄與描述沒有自由但無比幸福的工程。

宜穎老師指出,將語言的力量服務於國家社會,這樣的想法可回溯到列寧〈黨的組織與黨的文學〉(19051113日《新生活報》)的主張:文學要為工人階級服務。崇尚文學自由是虛偽的,因為社會不可能存在絕對的自由。

反抗組織梅菲所在的位置,有一幅壁畫,上頭是「一個長翅膀的年輕人,他的身體是透明的,在應當是心臟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刺眼的燒紅煤炭。」(《我們》筆記之二十七),這段典故便是〈先知〉一詩中普希金所寫的:「他又用利劍剖開我的胸膛,/挖出了我那顫抖的心臟,/然後把一塊熊熊燃燒的赤碳,填入我已經打開的胸膛。」藉由〈先知〉的隱喻來鍛照梅菲作為追求自由者的基地。

Mikhail Vrubel. Six winged Seraph (after Pushkin's poem Prophet), 1905.
(圖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Vrubel_Seraph_Pushkin.jpg)


全書的主題除了將自由與幸福視為相互對反的概念,I-330有一段對D-503以「能和熵」的對立,來說明一種詩性與理性的對抗。(《我們》筆記之二十八)幸福與平衡的狀態便是熵的寂靜狀態,而自由與創造的源頭便是一種能量湧動的狀態。如果數字的排列能夠是無限的,那麼在數理至上的國度中就不會有最後的革命。革命應當是無限的,而非一成不變的經歷每一個明天。宜穎老師藉由薩米爾欽另一篇文章〈論文學、革命、熵和其他〉(On Literature, revolution, entropy and other matters1923)作為今日課程的小結:一個人一旦思想熵化,因享受溫暖與舒適,便會逐漸失去行動、反省、思考、抵抗的動力。唯有反抗這種狀態,接受不舒適與改變,才能帶來真正的革命。唯有革命能帶來創造,能為生命帶來新的意義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