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讀書會【美的濫用】 第二週課程報導(下)

課程報導 / 米米 2019年8月02日


在進入第二章的閱讀之前,儀真老師為大家整理了幾個書中一再提到的名詞:美(beauty)、美學/審美(aesthetics)、藝術或藝術作品(art, work of art)。特別是「美學」一詞,始見於十八世紀的德國哲學家鮑姆嘉登(Baumgarten),原意指的是和感官相關的感知、感覺。因此在民國初年時對此字的中譯其實是「覺學」。鮑姆嘉登提出研究「感性認識」的重要性,美學在這個意義下成為一種認識論,所研究的對象,就是憑感官所認識到的完善,也就是美。

By the Table (局部), 1872, painting by Henri Fantin-Latour (圖片引用自 Wikipedia)
韓波(Arthur Rimbaud)與魏爾倫(Paul Verlaine),據說韓波在兩人的激情關係下寫出了《在地獄的一季》(Une Saison en Enfer) 這部作品。

因而在第二章的一開始,丹托引用了法國詩人韓波(Rimbaud)的作品《在地獄的一季》,來點出這種對美的"Abuse"(濫用美、辱罵、踐踏),是在對抗鮑姆嘉登以致於康德的美學觀點。儀真老師在此為大家補充了康德審美判斷的四個要點。然而丹托在此借用了康德所舉的人類學例證,對於其美學觀點進行反批判。美的概念真的如此舉世皆然嗎? 例如:黑格爾曾批評中國繪畫沒有美的概念,因其欠缺透視與陰影,但現代主義繪畫卻提倡平面性才是回歸到繪畫的本質。在此老師帶大家欣賞馬內的作品「吹笛少年」(The Fifer, 1866)。

The Fifer, 1866, Painting by Édouard Manet.
(
圖片引用自 Wikipedia)

丹托點出達達主義等「離經叛道的前衛藝術」在美學上的「革命意義」:從表現品味(taste)轉向訴諸厭惡(disgust),以剝奪美、踐踏美表達對社會的反感。在儀真老師的帶領下,大家一起欣賞了書中所提到從古到今「不美」的藝術作品,從哥德時期晚期的作品《塵世的王子》(1310)、十七世紀的靜物虛空畫(vanitas)、一直到二十世紀的《尿中基督》,與Damien Hirst的 "A Thousand Years"(1990)。儀真老師笑說,若要將這些作品視為「美」,那麼就真的是對於前衛藝術的大大誤會!

The Barbarians, 1937, painting by Max Ernst. (圖片引用自 THE MET)
「恩斯特之於達達與超現實主義,就好比畢卡索之於二十世紀。」—美國藝術學者威廉・魯賓(William S. Rubin)


Piss Christ, 1987, by Andres Serrano.(圖片引用自Wikipedia)


在討論時間裡,儀真老師也加碼分享了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對於不同的社會階級如何詮釋攝影作品的有趣研究,原來我們的美感真的會受到社會化的影響!不過,丹托並不認為對美的踐踏等於取代,或者消除掉美的價值,只是讓我們看到藝術有更多的可能性。


其他參考資料

A Thousand Years, Damien Hirst (影片)

畫家Keith Vaughan繪製的韓波《在地獄的一季》書籍封面

英國泰特美術館2017年舉辦的酷兒藝術展


相關文章

第二期讀書會《美的濫用》 第二週課程報導(上)


#美的濫用 #美的人類學 #覺學 #革美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