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讀書會第20期 ▌深度閱讀 X 霍耐特《承認:一部歐洲觀念史》X 王鍾山 (2023.7.16-8.19) 報名開始!

 


  在當今社會中,一般人對「承認」(法語 reconnaissance;英語 recognition;德語 Anerkennung )這個概念應不陌生,但對這個概念所引發的議題卻未必有過好好關注。
  從小到大我們都努力尋求父母、師長與整體社會價值的「承認」,但也疑惑著這種社會化的過程是否將扭曲我們的自然本性?又或者,我們似乎是依賴著對他人的承認,使我們得以抑止與生俱來的自私自利,並得以對自身規範,進而也得到他人承認?最後,小至個人大到國家,與他人或其他國家的相互承認,從而進入群體或國際社會之中,是否是個體或國家自由與獨立自主的前提條件?這些環繞著「承認」概念的問題,似乎也引發人們對它的不同理解。
  這個概念最初因著黑格爾哲學的傳播而為人所知,在二十世紀初被法國哲學家Alexandre Kojève巧妙的詮釋為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核心概念,到了二十世紀末,開始在英語世界的法律與政治哲學界逐漸大鳴大放——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後來被多所引用的加拿大哲學家(同樣作為黑格爾專家)Charles Taylor的《承認的政治》(1992)一文。當然,伴隨著當代與承認有關的政治與社會議題,這個概念迅速的從哲學領域擴展至各個人文社會研究領域。

  對這個概念著墨最深者,自然屬現今法蘭克福學派第三代的要角霍耐特(Aexl Honneth)。

  從早年的教授升等論文《為承認而鬥爭》一書開始,他即著力於刻劃並重構這個概念,以此延續哈博馬斯的回返康德式的社會規範重構,並更進一步能由費希特與黑格爾在承認概念上的不同視角來與對各種對觀念論而言的經驗領域相融合。他不但以此積極地與當代英美以及法國哲學對話,尋找與之相適應的主體際性(intersubjectivity)的各種哲學資源,同時他也深化了他對黑格爾此一概念的研究,更由此上溯至歐洲近代以來的各個政治與社會哲學研究。

  2017年5月,霍耐特應「劍橋政治思想中心」——那個在政治哲學上以「觀念史」(History of Ideas)所著稱的學術機構——進行講座,《承認:一部歐洲觀念史》即是此次講座的成果。在其中,他分別在語意的差異下,針對了法國、英國與德國近代乃至當代的「承認」概念的觀念史進行追溯。第一段中的那三個問題,即是分別在這三個不同的語言文化脈絡下所呈現出對此概念的不同理解與提問。

  儘管,在最後,霍耐特清楚地表示他希望藉由黑格爾的系統性思想,將這三種不同的意語變體乃至於對此概念的不同態度與理解予以整合,並標示著他未來對黑格爾「歷史哲學」的可能研究方向,但對我們一般讀者而言,仍可將這個講座內容視為是一種在廣闊的西歐視野下對「承認」概念追溯的思想史。對於想瞭解、研究這個概念的朋友們,自然是一個相對較容易能進入並可再行深入的絕佳渠道。

▌課程講師:王鍾山

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臺北藝術大學通識中心、臺灣師範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自碩士班起研究哲學,碩士論文與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皆是在古典與近代形上學脈絡下的黑格爾哲學。在碩士階段因緣際會曾修習當代德國哲學家高達美的哲學詮釋學,博士階段因指導教授彭文林先生的啟發,對古希臘哲學亦產生濃烈興趣。目前致力於人文通識教育,企圖於當代政治、社會與文化、乃至於台灣現實處境中,思考西方傳統形上學之意義。
​ ​
▌課程時間:
(7/16,日)、(7/22,六)、(7/30,日)、(8/05,六)、(8/12,六)以及(8/19,六)的14:00到17:00。共六堂。

▌票種:

本期為「線上/ 現場」並行,目前提供「線上全票」、「現場全票」以及「線上單堂票」等三種不同選擇。

現場課程地點:思享森林咖啡共享空間臺北市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45號2樓之1
*參與現場課贈低消飲料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