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讀書會第16期 ▌深度閱讀賈克.洪席耶《感性配享》第一週課程報導

記錄:YCH      課程日期2022.09.24

2009年由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共同邀請法國巴黎第八大學Jacques Rancière榮譽教授來台, 舉辦一系列「洪席耶訪台專題講座、工作坊」,是為當年的學術盛事。


繼暑期《影像的宿命》讀書會告一段落之後,書蟲時2022年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系列閱讀的第二波序幕,在度過秋分時節後已揭開。這一期將由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的戴遠雄老師為我們導讀《感性配享:美學與政治》(Le partage du sensible: esthétique et politique, 2000)。

作為本書的審訂、修譯與專文導讀者,遠雄老師實為帶領本期讀書會的不二人選。《感性配享》的中譯版本分為兩部分:前半部是法文版的原書內容,以訪談的形式開展。後半部的附錄,則是洪席耶於二OO九年來臺訪問的系列講座內容。遠雄老師認為相較於前半部的訪談稿,這系列在臺講座的結構較為嚴謹,更適合本書的入門。因此第一堂課便以附錄的第一篇〈何謂美學?〉(87-110) 作為起手式。

美學是什麼?

首先遠雄老師對於閱讀哲學和Rancière提出建議:讀完哲學的書或文章時,要闔起書來思考,作者的論點是什麼?如何一步一步推論與確立?結論為何?此外,許多哲學家博學多聞,各種知識理論俯拾皆是,讓人挫折,Rancière的著作便是一例。所以第一次閱讀時,可以先把構成障礙部分的移開,先抓住作者主要的論點,然後再慢慢回看是否能解開疑點,最重要的是掌握其論點。


〈何謂美學?〉的主要論點,則在於探問美學是什麼樣的一門學問?研究什麼議題?就Rancière而言,美學研究的是感性或感覺所接觸到的世界,以及在不同現實世界、作品與時代裡面,感覺如何被劃分、分配與共享。藉著美學課題的詰問,更關鍵的是嘗試回答,人類的自由如何在感性世界裡展現出來。


透過研究美學,我們得以解釋人類的自由(liberté)或自主(autonomie)的意涵。Rancière回顧了八O年代諸如Foster, Bourdieu, Badiou研究美學的觀點,以及Bourdieu的社會學分析對康德美學無利害關係的批判,接著他再提出自己的美學見解,尤其是三種藝術體制的論述。文中繼而梳理他如何繼承康德( Kant)和席勒(Freidrich Schiller)的美學思想,亦發表對兩者的獨特詮釋:康德談及審美愉悅中理解力與想像力之間的「自由遊戲」,以及席勒將之轉化的「遊戲驅力」,席勒主張遊戲驅力引導的審美經驗,將使得人自我教育成為自由的人。這些古典美學被Rancière用以證成感性分配的一種平等表現,能達至觀者擺脫階序而在感性層面實現自由。例如木工在為其雇主工作之時能夠安然欣賞與享受屋主的室內擺設與花園,超越階級的分野,體驗到自己也可以成為不受工作束縛的自由人。

 

倫理體制、再現體制、美學體制的涵義

 

這三種體制亦是藝術被辨識或等同(identifier)為倫理/再現/美學的體制:

 

一、影像(image)的倫理體制區別好、壞,把藝術等同於倫理道德,評判其適不適當。代表人物柏拉圖要將詩人趕出城邦,是因為詩人把虛構的東西講得栩栩如生,但其實這些都不是真實的。且諸如荷馬的詩句表現的眾神們既愛爭論又奢華,並不符合真正的神聖觀念,無法藉此教育訓練出良好的市民。藝術被附屬於倫理道德的標準之下。


二、藝術的再現體制:把各項藝術(arts)等同於再現或模仿。亞里斯多德說戲劇模仿行動,繪畫模仿現實,敍事模仿真實中的因果關係。在這個體制的標準下,每個藝術有其應該具備的技巧,採用不同素材的各種藝術再現真實的方法都有一定的程序。

 

三、藝術的美學體制:美學是指感官接觸到的經驗。遠雄老師強調,看到「美學」的中文時,要把「美」字拿掉,換成感覺、感官。美學體制將藝術等同於感官經驗。從康德以降,審美經驗被獨立作為研究對象,不再把藝術附屬於再現技巧或倫理道德標準。這個體制提供了人類實現自由與解放的條件。Rancière所謂的美學乃是奠基於這第三種體制,然而美學體制跟實現自由的關連又是什麼?

 

Rancière如何看待藝術與政治的關連

 

順著藝術的美學體制之論證,以及對於古典美學家如康德與席勒觀點的運用轉化,Rancière將藝術與政治予以關連。從「審美經驗」裡(比「藝術品」更寬廣的意涵),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社會怎麼把人排成不同的位階。某些學歷、職位比較高,將白領與藍領的加以劃分。這樣的劃分是平等的嗎?遠雄老師特別提出臺灣最近「戰學歷」的議題為例,高學歷的人被社會認為是位階高的、值得被看見的,而且這種劃分成了社會成員共同的價值。他對美學的探討,便是想知道如何讓什麼是可見的、什麼是可感知的社會劃分變得更平等,也讓人們感受到的共同體變得更公正。


因此,美學不是藝術的理論,而是經驗形式、視覺模式和詮釋體制。我們需要透過美學討論的,是感受性地景中的共同體如何被框架的結構形態。而對於這些美學議題的反思,我們需要的不是哲學領域的專業,而是能夠跨越特定領域的美學論述,以便思考感性分配的形式。因為感性分配的形式,決定了我們知覺的可能形式,如何與知識生產模式和共同世界的結構形態模式一同產生。


Rancière在文中廣為引用哲學以外的學門,以及跨領域的文藝作品為例,更將美學與生活結合,將美學以實踐(practice)的意涵加以詮釋和落實,包括藝術家在巴黎郊區貧窮區域所執行的「我和我們」專案,便是以自由而非需求為基礎,將之與審美經驗的無利害關係加以連結。自由,不是只有在哲學領域裡才能被論說,而是在不同領域裡、生活裡都能被實踐。

 

Q & A時間

 

鍾山老師對於書名感性「配享」(Le partage du sensible)的中譯提出疑問,遠雄老師回應,他自己較傾向感性「劃分」的翻譯,接近英文distribution的意涵。不過,法文的partage亦有共享、分享(share)之意。譯者在書裡對於選擇「配享」一詞做過相關說明。然而這個融合了劃分、分配與共享的法文單字,的確不易在中文世界裡找到完全相應的字眼。重點是感性的劃分與再劃分,是否能夠趨向一個自由平等的分配。


遠雄老師進一步為其他學員釐清文本:當無分之分(part sans part)的人爭取到自己的劃分,讓原本無法感知之物變成可感知的,這就是政治,政治便開始了。政治不同於治理(governance),後者是管理、治理,讓既有體制有效率順暢地運行,政治則是顛覆與挑戰共同體既有的不平等感性配置體制。

學員提問,為何Rancière用「體制」(régime)一字?遠雄老師表示,這個字於二十世紀不僅是用於說明體制,也用來指稱構成某物的支撐點與架構。Rancière不使用institution等字眼,是避免聯想到政府機構等具體的單位與制度,採用régime一詞也帶有政治的意涵。

最後,我們討論到Rancière如何判定什麼是平等?甚至自由?是經過辯論?或是輿論上的人云亦云?如此詰問自是難以在短時間內充分獲得討論與解決,除了留待往後課程續談之外,遠雄老師提醒,歷史上常可觀察到的現象是:即使經由革命或政治的方式顛覆了從前的不平等,但是經過再分配與再劃分,社會仍舊會恢復某種或另一種不平等的配置狀態。

此外,我們也檢討Rancière對於古典美學及後現代藝術理論可能的斷章取義,為的是符膺自身的美學觀點。剛起步的《感性配享》讀書會,對Rancière理論的評判尚有懸而未決之處,我們再戰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