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期讀書會【深度閱讀《阿蘭布拉宮的故事》】第六週課程報導

 課程報導/YHH    2022年4月16日


   此次課程講了兩個故事,一為阿米德王子求取愛情;二為三個公主追尋幸福的故事。看起來雖都是王子與公主的愛情追尋,但其實可以看成基督宗教文化與伊斯蘭教的相互交織與影響的故事。


一、阿米德王子求取愛情(自164頁開始)


Ahmed at Kamel: The Pilgrim of Love. Quadrilles Arranged for the Piano Forte

歐文筆下的「愛的朝聖者」阿米德王子傳說曾於1840年被譜成鋼琴舞曲


  因為出生時,占星師的預言,所以信奉伊斯蘭教的國王將其子阿米德王子困住在王宮、請博學的老師來教導。這是為了讓王子不識情愛,只知知識。長到了二十歲,王子對知識沒興趣,喜歡詩歌與文藝,而老師也知情。但事實上,情愛與知識兩者是能夠相容的,未必是只能選擇其一。因此師傅就教他鳥語。於是王子終於可以有朋友了。

  但王子發現這些鳥類各自有缺點,因此失望。老鷹只是兇猛,掠奪。貓頭鷹只是沈浸於知識。蝙蝠離群索居,社會邊緣人。燕子所述均為一知半解,喋喋不休。

  當花園裡的萬物開始談論愛,但王子卻發現他對其一無所知。「愛是什麼?」王子詢問。鳥類朋友無法回答。

  老師給的回應也是消極的,他認為愛會帶來痛苦、憤恨、嫉妒、愛慾等。

  王子卻反駁,花園裡的鳥兒卻是非常快樂,這與老師之言有所違背?

  鴿子則以為愛是需要對象,他認為愛是有苦有樂:一個人是苦的,兩人則是快樂,三人就會有紛爭。鴿子為王子帶來美麗公主的畫像,卻遭獵人獵殺。

  王子愛上了畫像上的公主,貓頭鷹協助王子逃出王宮,提供他山林路徑並推薦了烏鴉。烏鴉提議看手相,王子以虔誠的穆斯林拒絕了這個提議,他建議王子可以在街上找個美麗的姑娘。王子說他心有所屬,不能隨便找一個。鸚鵡則是過於聰明,也不太想要跟人有所牽絆。

  這個穆斯林王子終於見到了基督徒公主,公主拒絕所請。幾番波折與考驗,於是終於贏得美人心,回到王國時,老國王於此時也謝世,王子與公主幸福又快樂。

跟課者自己的想法】

  穆斯林世界(王子)著重感官體驗,與禁慾閹割的基督宗教(老國王、教導師傅以及公主)終於被征服,而動物世界的各種官能或許也代表了人類並不真的離此世界太遠。在這故事中或許也正顯示了穆斯林終於將人類與動物重新聯繫上,顯示其萬物融於一,但又彼此有別的世界觀。


二、三個公主的故事

挪威作曲家Johan Svendsen (1840-1911)將這個浪漫愛情故事譜成了交響詩


  剛好顛倒過來:摩爾公主與基督王子

  老國王是伊斯蘭教,求娶來自基督教世界王后之時,已經很老了,本來王后不願嫁,但保母卡蒂嘉力勸「現在落入強盜手中,最好是讓自己待價而沽,而不要讓強盜為所欲為。」但王后生下三位公主後便過世了,沒有享到榮華富貴。

  某日三位公主在海邊,遇到了三位來自基督宗教王國的英俊騎士。

  三位騎士被罰在阿蘭布拉宮做苦工,因為他們冒犯了國王出巡。

  三位公主悶悶不樂,卡蒂嘉察覺到她們應該是喜歡三位騎士才心情沮喪。卡蒂嘉協助三位公主與騎士私奔。

  經過思考之後,大公主與二公主決定逃走,但三公主因為不敢冒險從高塔中下援,只能留下。在兩位姊姊逃走後不久,三公主也抑鬱過世。

【跟課者自己的想法】

  這則故事中的基督教騎士雖然沒有以言語誘惑三位公主,而是以歌唱傳訴情意,顯示了其心意的在場。但情慾(其英俊的面龐)的誘惑難道不就是像女妖之歌,即使塞住耳朵也要一試?而沒有勇氣嘗試者,只能鬱鬱地喪失生命力?

  又,或者這也是一則追循先祖回到基督宗教懷抱的故事,即使摩爾人(國王)給予了三位公主生命,但最後若是繼續留在原地,則只能抑鬱,唯有跟著三位騎士回到先祖之地,才能不抑鬱而重獲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