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讀書會深度閱讀《海德格:其人及其時代》第二週課程報導

課程報導/UJ   20211204


這週紀金慶老師繼續講述海德格的存有與時間》,主要解說的是其中的「時間性」與「歷史性」。在問題討論時,紀老師則另外解釋了存有與時間》中的一些術語以及其中思想對後世的影響。

首先是關於時間性的部分。在當時的文化脈絡中,現象學之前的柏格森就曾大談「時間」這個主題,普魯斯特、吳爾芙與喬伊斯等意識流作家也關心時間與意識流,而物理學中的「狹義相對論」亦提出有別於牛頓的新時間觀。至於海德格則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提出一個命題:「存有就是時間」(Being is Time)。這個命題意味著,我們人必須要以動態的時間變化去理解存在;時間給我們一個框架去理解存在,例如直到我認識某人的時間點開始,某人對我來說才算存在。

那麼,到底時間是什麼?我們通常是從「幾點幾分」這樣的線性序列來描繪時間,這種純數字表示的時間來自於鐘錶,而鐘錶來自於日晷,日晷又跟太陽的位置有關。海德格認為,如此用空間來表示時間是一種「非本真的」(inauthentic)看法,並不是就時間真正的方式去談時間。「分分秒秒的單位是勻質的」這種假冒的時間觀乃是工業化社會所造就的,使人依照精準的時間與量化的思維來生活。在海德格看來,真正的時間感是不精準的,四年有可能感覺過得比十年還漫長。這種本真的時間感是內在的、屬於自己的時間感,反之,公共的時間感則帶來共同體對存有理解大致上的同一性


Photo by Eugene Krasnaok on Unsplash

海德格指出,個人的時間感與「死亡」有關,所謂的「死亡」並非是指進入墳墓的意思,而是一個終點。當我們面對這種「死亡」時,就會思考如何讓餘生有意義,就會思考現在的所作所為,並且整合過去發生的事情,因此,現在同時就包括對未來的期望與過去的累積。而這就意味著,我們人已經在非主觀的「籌劃」(project)中:時機把人推上了某條道路,並因此關心某些事情。面對到死亡這一終點就像是分手後,意義世界崩盤,你得「跳過去」 (leap)(齊克果語),不能照原本的計畫走。此時人會意識到本真時間與非本真時間有裂縫,一切事物失去了原來的意義,海德格認為這是一個危機,但也是契機,這時得做「決斷」(de-cision)而走上另一條路。

再來是關於歷史性的部分。就個人來講的時間,就人類文明來講則是歷史。海德格說的「歷史感」是歷史學的條件,是那種主導我們的東西,它可能是「假的」。舉例來說,三國演義》與三國志》裡關公的形象不同,前者不是正史,但在後者中義薄雲天的關公反而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力而造成了真的傳統。這種「歷史感」或文化傳統也包括對未來的想像,以及大致上的共識(像現代人基本上都相信科學能帶來進步)。


Image by Darno Bege from Pixabay

綜上所述,(包括個人籌劃之)時間性、(包含「傳統」之)歷史性以及後面會談到的語言都是人理解存有的視域(horizon)。海德格晚年把「存有」叫做「物」(Thing),通過時間與歷史的關懷,以及通過語言,Thing/事物本身就能變成something。若它不成為something,就是nothing,即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換句話說,通過這三個「濾鏡」,存有就成為存有者

眾所周知,海德格的《存有與時間》對其後的諸多思想影響很大,但這本書也是出了名地難懂。紀金慶老師長年閱讀海德格的著作,從而對海德格的思想形成一套合理的詮釋,藉由他的導讀,我們應可對《存有與時間》有若干前理解,進而能自行藉由原典或其他文本對該書有更為完整與深入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