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讀書會【美的濫用】 第三週課程報導

 課程報導 / YH 2019年8月10日


儀真老師先用半小時時間補充上週未盡的內容:

A Trompe l'Oeil of Newspapers, Letters and Writing Implements on a Wooden Board, c.1699.
By Evert Collier (1642-1708) (圖片引用自 Mutualart
)


1. 對丹托來說,當代藝術談的是意義,而意義未必是正面的,有時可能是創傷、噁心等等。而美是一種價值,若無此,則猶如在生活中消除善,因此美就顯很重要。


2. 透視法的發現:它的重要在於繪畫就是要再現其真實,所以透視法被發現出來;印象派的「不真」,不是因為它不再現,而是它忠於光與影的真實。欺眼法(Trompe l’oeil )的手法即是使觀眾覺得繪畫栩栩如生。


3. 行為藝術家波伊斯(Beuys),執教於杜賽道夫。他在1974年受邀去美國時,一下機便安排了一場他受縛於擔架上,宛若精神病患,由救護車直接開到藝術展場,並與狼共處三天。此行動藝術,波伊斯命名為:「我愛美國,美國愛我」,波伊斯與狼共處,非但沒有被狼傷害,到了第三天結尾,反而與狼和平相處,並共看風景。儀真老師提醒我們,這行動藝術的命名非常諷刺,而狼則是美國原住民印地安人的象徵,卻被白人趕走,佔領原鄉。與其共處,意味著對波伊斯來說,狼從來不是兇狠的動物,反而能和平與共。此外地上鋪上報紙任由狼屎尿,也是對白人文化的批判。


I Like America and America Likes Me, 1974, Joseph Beuys (圖片引用自 Artsy)



接著來到第三講〈美與美化〉(Beauty and beautification)

此講主要談自然美、藝術美以及第三領域的美。

儀真老師先破題,先講何謂第三領域的美,再講自然美與藝術美,並以康德和黑格爾作為對比。

所謂第三領域的美,指的是經過美化的領域,也就是說,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為它們被美化了。


但對康德來說,無論自然美或者藝術美,都是無利害的心態,品味才是概念核心。康德區分了自足美(即自由美)和依附美,可卻沒有討論第三領域的美。換言之,康德無法處理當代藝術中,以日常生活物件為基礎的作品,例如綁鉛塊的新娘禮服(此作品的意義,儀真老師在稍後有長篇介紹)。對康德來說,藝術並非意義的體現,美也不是從概念出發。


Immanuel Kant (1724-1804) (圖片引用自 Wikipedia)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圖片引用自 Wikipedia)


所謂日常生活物件,好比杜象的小便斗,完全是現成品,他也不做任何改造,僅僅簽名而已,對杜象以及藝術史來說,這是必要的,因為它乃是第一槍。第三領域以及當代藝術確有重疊之處,這是康德無法處理的概念。


另一方面,黑格爾則以為美學的對象是美,或者美的藝術。醜乃是感性認知的不完善,絕對精神包含藝術、宗教以及哲學。美是理念的顯現,美或者藝術是理性的內容與感性形式的辯證的統一,藝術形式成為感官與心靈的對象。藝術的內容就是理念,藝術的形式就是訴諸感官的形象。藝術(美)要把理念(真)跟感性形式調合成一種自由的統一整體,所以美就是真,就是理念。而藝術就是絕對精神(理念)的感性顯現。

Le Mariage de Saint-Maur à Saint-Gallen, 1994, Marie-Ange Guilleminot


黑格爾以為,藝術的美高於自然之美,是人的精神的產物,但藝術之美呈顯於感官、感情、直覺、想像,但它不會滿足於想像。藝術是有內涵內容的,我們必須捕捉其內容,而非天空與花朵這種自然物。但是當內容/內涵的概念在我們對藝術的了解內興起時,藝術就成了智識判斷的主題,而不是感性地呈現一個真實,亦即不是真實的感性再現。


綜合來說,康德不區分自然之美以及藝術之美,無利害的審美重點是審美的主體。而黑格爾認為,非嚴肅的藝術不合生活真正的宗旨也不值得以哲學探討。對丹托來說,這兩者都沒有觸碰到第三領域。



 
Discobolus,ca. 472-440 BC. , Myron (圖片引用自視覺素養學習網)


回到綁鉛塊的新娘禮服來,這個作品:


1.既屬於現實的純然物(有其功能性與文化性);2.它也屬於應用藝術,例如衣服的各種設計、質感、織工以及裝飾等等;3.它也屬於藝術品,因為在內裡中加了鉛塊(意味著婚姻乃是沈重的枷鎖、負擔等等),但它當然也還有1+2的意義。而若穿上此件藝術品踏上紅毯,則成為搖身一變的現成物(reverse readymade)。


最後儀真老師邀請大家一起反思幾個問題:當過去視美化為膚淺,因為美化被當做無足輕重,無法觸及事物的根本核心,例如康德認為刺青等,批評它們為了裝飾而傷害了真正的美,那麼我們也要問,教堂的富麗堂皇或者樸實簡單是否真能表示信徒的虔誠度呢?


#美的濫用 #不真的繪畫 #當代藝術一加二 #對美化的反思 #談意義的藝術 #第三領域的美 #與狼共舞 #自然美 #藝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