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讀書會【班雅明與羅蘭·巴特的美學理論】第二週課程報導(上)

 課程報導 / 毛毛雨 2020年7月11日


從這週的課程開始進入對〈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的細讀,由於這篇文章當中有很多值得討論的部分,因此儀真老師將會分為三週來進行。本週主題當然就是上週為大家所熱議的「靈光」囉!儀真老師也為大家整理了班雅明有處理靈光概念的其他文章,以及相關的學界討論,作為討論上的參照。


【坎坷多舛的四個版本】

儀真老師也介紹了這篇文章的坎坷出版史,我們目前所閱讀的譯本是1939年的作者修訂版,此文最早於1935年寫成,但屢次投稿未果,唯一正式刊登的一次竟是在1936年的法譯版(由班雅明與Pierre Klossowski 共同翻譯),且內容遭到編輯的修改,例如前言的部分便被刪去了。1939年的版本除了復原先前被刪除的部分,重新編排章節順序,也增加了一倍的註釋,最終到了1955年阿多諾夫婦為班雅明編輯出版的《文集》才為世人所知,並收錄在1968年漢娜鄂蘭所編的班雅明文集《啟明》(Illuminations)當中。


【前言與文章的架構分析】


在前言當中,班雅明提出了自己對馬克思歷史唯物論的觀點:首先,社會上下層建築的變革發展並非同步,下層的經濟、生產技術發生變革後,大概要半個世紀以後,上層的文化、意識形態等才會產生相應的改變,而這些變遷正是社會觀察與文化研究者應該要更加「預測性」地注意與關懷。


當無產階級成為社會的主人之後,藝術發展又會有著怎樣的未來呢?當我們已進入機械複製的時代,在技術層面已脫離傳統的古典美學,但因研究者對於上下層對應關係的認識不清,因而這些傳統美學價值—例如創造、天份、奧秘、永恆—反而與法西斯主義結合起來,形成「政治的美學化」。


班雅明在此文中所要介紹的新觀念,便是在這些「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看出了在政治實踐上的兌現潛力。儀真老師認為這段前言不僅貫穿了整篇文章的精神,其對於未來所展現出的樂觀性格,也使得這篇文章在班雅明的作品中佔有獨特的地位。


整篇文章的結構分為三個面向:一是機械複製技術對於傳統藝術所造成的衝擊,特別是所謂的「靈光消逝」。文章的第二部分花了許多篇幅談論當時的新技術──電影──的特徵,即便這些觀點以二十一世紀的眼光看來已顯懷舊。文章最後以法西斯主義的「政治美學化」與共產主義的回應「藝術政治化」作為結尾,顯然當中有著許多需要去討論的空間。



【複製技術VS真實性】


在上述介紹之後,終於進入本週主題。在文本一開始,班雅明先帶讀者輕鬆回顧了藝術品的複製史,例如錢幣的鑄造、銅器或陶器、各種材質的版畫等等。另外在註釋中也略提了臨摹這種複製方式。藝術品以手工複製已行之有年,然而到了近代,攝影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的手不再參與圖像複製,而是由機械來進行,我們的眼睛透過鏡頭視窗決定要複製的對象,複製真實的那一刻速度就變得越來越快。


儀真老師注意到,在文章第一節的結尾,班雅明特別指出這種新的複製技術造成了新的藝術形式(form),包括電影、攝影、或者傳統藝術品被複製成為各種各樣的印刷品。


第二節開始要討論的便是「真實性」(Echtheit/authenticité/authenticity)[註1]的概念。班雅明在文中提到,複製品與原版藝術品的不同,在於缺少了「此時此地」(das Hier und Jetzt/Le hic et nunc/the Here and Now)[註2],意即作品現身於它所存在的當下時空,就好比當藝術史家在檢驗藝術作品的真實性時,必然會考察作品的歷史。複製品作為「分身」的存在,等於挑戰了「本尊」獨一無二的特性。



--

[註1] 括號內隨附的三種外文分別為:德文、法譯、英譯。此字在中譯當中另有「本真性」的譯法,但可能會讓人誤解為海德格所使用的Eigentlichkeit一字。班雅明所使用的是一般常見的Echtheit,不過在法譯與英譯當中都使用l’authenticité/authenticity來翻譯這兩個德文字。

[註2] 括號內隨附的三種外文分別為:德文、拉丁文、英譯。在法譯本當中使用這個詞原本的拉丁文寫法,而非用法文來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