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讀書會【被誤讀的哲學家】第五週課程報導

課程報導 / lumi 2020年1月17日


本週所討論的主角是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與上週大器晚成的洛克剛好相反,在二十七歲時便已出版生平中的重要著作《人性論》(1739-40)了。今天一開始,欣白老師先帶著大家討論作者為這位足以成為「哲學家榜樣」的人物所提出的三點說明:一、他是「打亂和平現象的天才」,二是自然主義的研究取向,三是他的幽默感與親切的個性,讓他被稱為「好人大衛」。



什麼是「打亂和平現狀」呢?欣白老師笑稱本書提到的哲學家都有此特質,不過,連康德都承認,是休謨影響了他在思辨哲學領域的探究方向。休謨批評傳統形上學超越了感官認識,他認為人文學科的基礎,應該是來自對人類心智活動的觀察。休謨也批評傳統的道德哲學,認為宗教在道德上從未起積極作用,人類理智應該嚴格地僅受限在經驗領域裡。



由上述兩點便可看出,休謨是「一個徹底的經驗主義者」,他認為「我們的理性不可能沒有經驗的協助,而導引出任何涉及真實的存在與事實」。身為蘇格蘭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休謨完全不引用任何超自然的解釋,不以宗教為啟迪之光。他甚至提出人與動物之間具有某種相似性,在經驗上同樣受到侷限。


休謨在思想上很重要的一點,便是提出了「休謨叉子」……不,是「休謨岔路」(Hume’s Fork)啦!休謨把知識區分為兩類:一類是觀念之間的關係,一類便是關於「事實」的知識,而他居然表示這是為了去判斷圖書館裡有哪些沒有知識價值的書可以丟掉~(笑)此區分又須經由以下三者去進行:必然性與偶然性、先驗與後驗、分析與綜合。



欣白老師請大家思考一下,在這三組區分當中,哪些是屬於觀念之間的關係,哪些是關於事實呢?學員也很快地反應:必然性、先驗與分析屬於前者,偶然性、後驗與綜合屬於後者。欣白老師說明,休謨對知識的分類,依然受到自希臘時期以來傳統學說的影響,觀念之間的關係可以用證明性的推理得到,但涉及實質內容的知識,基於經驗,且無法證明,因此休謨提出「實驗性推理」來予以介入與累積。


所謂「實驗性推理」便是所謂的「歸納法」,根據既有經驗來進行「外推」(extrapolation)。由於不具邏輯上的必然性,且經驗有侷限性,又無法窮盡,這僅是一種藉由觀察自然律而得來的「習慣」。


欣白老師認為,這種無法百分百地把握,其實是有著落入懷疑論的隱憂,雖然對休謨而言,這可能並非壞事。實際經驗的複雜性與多樣性,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都無法觸及其邊界。保有未知的可能性,亦可使我們保持謙遜,也保有繼續求知的動力。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便永遠不可能有所依歸。


根據休謨的實驗性推理,連因果原則都是不能證明的。我們在生活當中其實是相當需要借助於實驗性的推理。在思考內容方面,休謨認為又可區分為印象,與思緒或概念,前者其實是較後者更為生動清晰,因而我們若能回溯概念,找到其所對應的原初印象,便能理解此概念真正的意涵。


休謨以前述的區分,來檢驗兩項宗教議題:上帝存在的「設計論證」,以及去討論宗教奇蹟的問題。前者無法真正說明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後者也只能透過信仰,而無法用理性來推論。



欣白老師在此問到:作者為何將本章的標題取名為「獸性論」?(事實上休謨寫的是《人性論》。)休謨認為人與動物都受限於經驗,僅有注意力、記憶力與觀察力的區別,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對休謨而言,相較於宗教,情緒和慾望在道德領域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所若我們能基於事實去觀察、歸納出共通之處,便能夠找出「道德的基礎」,也就是所謂的「公共利益」。雖然此觀點啟發了後來的效益主義,但休謨從未表示對錯可以量化,實然推導不出應然。自我保存與促進他人幸福,都是人的本性。這也是休謨與霍布斯看法相異的地方。


由於休謨所關心的問題都很生活化,因此這週的課堂討論可說是非常有感!學員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例如最近很流行的「有和沒有之間」,是否可以用休謨叉路來理解?欣白老師也為大家說明了許多休謨與康德學說上的關聯與不同。三小時的課程真的是收穫滿滿!


#經驗主義 #休謨岔路 #實驗性推理 #人性與獸性 #道德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