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讀書會【跟著帕瑪了解詮釋學】第五週課程報導(上)

藝術經驗中的真理

課程報導 / Bei 2019年10月9日



在結束上週海德格詮釋學的課程後,本週緊接著介紹當代哲學家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與其詮釋學著作《真理與方法》(1960)中的詮釋學思想。



高達美延續海德格的思考,不從方法的角度去界定詮釋學的規則,而是將之刻畫成「人所擁有的世界經驗」以及「人存在的基本特徵」。這樣的世界經驗與存在特徵,撚熟古希臘哲學的高達美,以蘇格拉底式的辯證法來說明:真理是人朝向實事本身的辯證歷程。育兆老師這樣說明:「方法不是通往真理之路,方法無法揭露新的真理。方法的提問只展現事物的一個方面,辯證法則開放自己被事物的存有提問,讓實事如其所是的顯現」。故而,人的存在與世界經驗,在高達美的構想中,可被稱為辯證詮釋學。


辯證詮釋學針對真理經驗所遭遇到的第一個課題,即是本週的主題:藝術作品的理解問題。理解藝術作品的問題其實由來已久,高達美意圖在舊有的思考中提出新的視野。帕瑪在《詮釋學》中介紹高達美時,只約略概述高達美所反對的美學理論,沒有細究這些理論背後的發展脈絡。育兆老師用心地補充這段美學理論的歷史回顧,談論18-19世紀主要的美學潮流「審美意識」,是如何針對藝術作品進行闡述的。康德的《判斷力批判》與席勒的《美育書簡》在這段潮流中扮演關鍵角色。他們認為:藝術經驗與其他活動(如宗教、道德、科學認識)不同,應該自成一格,以純粹美感的眼光來理解藝術作品。


育兆老師在這個階段以AI為例來說明審美意識下的美感經驗會是什麼模式,藉此說明審美意識的難題。如果審美的思維能夠完全抽離特定的文化與社會脈絡,以抽離的藝術眼光去觸及藝術作品純粹的藝術展現樣式,那麼,我們如果設計一款AI,它透過足夠的數據能夠製作出所有人都能認為是美的作品,那這樣是否還是藝術?針對其中產生的疑問,有學員舉了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附評分功能的卡拉OK機器。只有聲音的頻率與音準達到機器所設定的形式,它才會頻判高分,但問題在於,我們覺得好聽的歌唱表現,未必能被機器評判高分。


高達美認為,我們欣賞藝術時,經歷到的絕非是這種抽離自身才能欣賞到的美感體會。藝術作品所展現的世界,實際上與人的其他活動能彼此打通,在審美上沒有區分。他認為:

  • 審美意識強調藝術經驗完全區隔於人的其他活動,但高達美認為,我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其實也會將作品的真理與意義與我們的其他活動相關聯,甚至藝術經驗能形塑我們自身的不同可能面貌。
  • 審美意識主張在理解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時,應當掌握作品超越時間與超越文化隔閡的本質。高達美則認為,藝術作品是在文化與歷史的洗禮下積累與豐厚它更多樣的意義,不應該只看重藝術無時間的純形式表達。
  •  審美意識主張創作者藉由作品表達自身的感受,高達美則認為,藝術作品所能表達的永遠比創作者理解的還要更多,故而創作者不是藝術的中心。
  •  審美意識認為,藝術作品的意義是靜止不動的,有待觀賞者去體驗其中的奧妙。高達美則是認為,我們與藝術作品的關係是動態的,因為作品不只是向我們開啟一個新的視野,同時也不斷給予我們永遠不同的理解。


#高達美 #辯證詮釋學 #藝術作品的理解問題